查看原文
其他

大唐诗人32、33:白居易、杜牧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21-09-05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 | 合集80回全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全

蒋勋这一代 | 合集7集全

蒋勋为你读诗 | 合集40集全

重要声明



本素材来自网络。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更多精品资源,见我号菜单栏“老夫广祥”—“精品资源”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以诗明志。千年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胸中自是百转千回。


“诗言志”“词缘情”,诗词里表现出诗人词家们高尚的爱国情操,飞扬着他们的凌云壮志,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抒发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


本套音频精心选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生平,阐述其诗作的意境;用典细致、旁征博引,讲述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展开唐朝诗人的风貌图景,带你梦回大唐,感受跨越千年的不老诗心。


不懂诗者人生,何以解盛世唐诗之真意?





白居易

白居易十六岁那年到长安拜访诗坛领袖顾况,被后者拿他的名字揶揄过“长安物价太高,居住不易”。顾况当时不曾想到,这个稚气而有才华的少年后来真的过上了人如其名的日子,只不过不在长安,而在洛阳。


那时候的洛阳是一个安置闲人的所在。倘若你在政治斗争中失势了,或者皇帝就是看你不顺眼了,那就会在洛阳给你挂一个虚衔,投闲置散。换句话说,洛阳就是官员们的冷宫,朝廷给你这个职位,这份薪俸,不是买你做事,而是买你不做事。


政治冷宫里的生活其实相当舒适,当然,酸甜苦辣总是因人而异。


正如今天看宫斗大戏,有人就会觉得何必非要争宠呢,明明每天可以尽情享受锦衣玉食、使奴唤婢的日子,也不愁打麻将凑不齐人手。


只要怀了这样的心态,冷宫简直就是天堂。白居易就是这样一个在政治冷宫里过着天堂生活的人,悠然自得,不与世界相争。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生活主张:中隐。


古人对于隐士,历来有大隐与小隐之别,所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依照这个最传统的标准,在古代名士当中,商山四皓便是小隐的代表,藏身到深山更深处,采野菜为生;东方朔则是大隐的代表,入朝为官,却并不真正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


两种隐居途径各有各的难处。小隐最难解决的是生计问题,就连陶渊明原本对隐居的构想都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想先做地方官来储备将来隐居的本钱),但他在做了八十多天县令后终于不忍心向百姓搜刮钱财,以至于在真正隐居之后,日子过得相当拮据,总要仰赖亲戚朋友的周济。大隐最难解决的是仕与隐的界限问题,毕竟置身于名利场的中心,你不想卷入旋涡,旋涡却不肯轻易放过你。


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政治形势风云莫测,就算闭门家中坐,也难免祸从天上来。


大隐难做,小隐却也不易。一个人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如何还能平淡地退回渔樵耕读里去呢?所以白居易甘愿“中隐”,也就是避开权力中心,任闲官,领干俸,在市区或近郊构筑园林,兼享城市生活的繁华便利与田园生活的悠闲适意。至于这样做是否对得起纳税、服役的百姓,那倒是既次要也无可奈何的问题了。


这时候的白居易写有一首《中隐》长诗,这首诗在诗艺上乏善可陈,在文学史上不甚有名,但是在思想史上必须据有一席之地。


传说白居易每写一首诗都要首先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会认真修改。这个传说虽然不甚可信,但它的确说中了白居易诗风中极尽通俗的特点。在《中隐》诗里,白居易一点都不拿典故和修辞术来矫饰自己的“不良动机”,反正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现在索性大张旗鼓地尸位素餐好了,免得在政治红人眼前添堵。


当然,所有的消极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无情现实的一再打压下由火焰凝成的坚冰。


白居易也曾经满怀政治理想,对投闲置散的贬谪有一肚子的委屈。


那时候他以诗歌作为倾泻负能量的专有工具,所以我们今天才能读到《琵琶行》这样的佳作。


唐宪宗元和十年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新闻,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被一伙训练有素的刺客当街刺杀。究竟是谁派的刺客,每个人其实都心里有数:武元衡是反对藩镇割据的一面旗帜,那些心怀异志的藩镇节度使早晚都会向他下手,这些节度使里边最阴险、最歹毒、最有可能使出行刺伎俩的就只有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了。


如果你能够想象有掌握地方军权的军事强人派人到首都暗杀国家总理在今天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就能够想象李师道刺杀武元衡在唐朝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但政治形势太微妙了,以至于对这样一件本应人神共愤的事情,很多人竟然不敢发表意见。


那时候的白居易还是有满腔热血的,激愤上书,要求朝廷立即侦缉凶手。


他竟然是满朝文武中第一个表态的人,而对这种事情的表态并不在他的职权范畴里。


高层决定以大局为重,不去追究武元衡被刺之事,而是给白居易捏造了一个很龌龊的罪名,说白居易的母亲明明是在赏花的时候不慎坠井而死,白居易却毫无避忌地写有《赏花》和《新井》之诗,言辞浮华,品行不端,应予贬斥。白居易就是这样被贬为江州司马的,那时候他受到的打击还太少,也看不懂朝廷“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所以常常为自己这一次所遭受的不公愤愤不平。


郁积的负能量必须要找到宣泄的渠道,幸而白居易在江边送客时听到了琵琶声,遇到了琵琶女。《琵琶行》的序言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我们很难将琵琶女的生平故事看作一曲理想主义者的挽歌,但是一经白居易的诗笔提炼,《琵琶行》却真的很像一首为普天下理想主义者而唱的挽歌,它在哀悼着倡女命运的时候,也哀悼了普天下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共同命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命运都是共通的,不仅跨越空间,同样跨越时间。


往昔如梦幻般绚烂,现实如醒觉般残忍。这样的诗不是所有人都有共鸣,对于那些从不曾做过梦的人而言,“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分明要算一个不错的归宿,如果流泪,简直矫情。


白居易的中隐又何尝不是一种“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呢,只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并不会真的轻言放弃,理想的激情如同密闭容器里的水,在这里被压制,便要在那里寻找出口,纵然永远寻不到出口,也不会在现实的阳光下被蒸发殆尽。


于是白居易沉迷在修仙的世界里。


传说他研制了一种飞云履,只要点燃香烛,稍一跺脚,脚下就会弥漫出云雾,而云雾渐渐升腾,载着它的主人腾云驾雾而去。


也许这样的人只应有这样的宿命。只有升上天空,才不会再被绊倒。


白居易名字考白居易,字乐天。“居易”出自《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是本着原则行事的,有一贯的操守,会选择安稳妥当的生存方式,做好自己的本分,至于穷通贫富则听天由命;小人是奔着明确的功利目的行事的,宁可冒险来贪图侥幸的成功。“乐天”出自《易经·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说,君子懂得天命,很清楚哪些事情是可以通过努力来达到的,哪些事情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所以生活态度非常通达。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也是一代诗文大家,他的名字也可以一并来看。白行简,字知退。“行简”出自《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这是对执政者的一种理想要求,意思是说,心态要严肃认真,做事要抓大体而忌烦琐。

杜牧


看杜牧的生平,总会给人时代错乱的违和感。倘若他生活在魏晋时代,一定是清谈座上的嘉客,会抢尽卫玠的美男风头,会让一部《世说新语》反复出现他的名字,会使名满天下的竹林七贤变成竹林八贤。


他生就一副魏晋名士的派头,却很遗憾地生在了唐朝。


杜牧用了整个青年时代说明了“人不风流枉少年”的道理,幸而他的上级长官是个懂风雅的人,由得他将冗俗公务置诸脑后,整日在扬州城的脂粉营里饮酒赋诗。


当然,如果你是他的同僚,你一定忌恨得要死:大家都做一样的职位,都拿一样的薪水,凭什么这个姓杜的家伙就可以逍遥快活,不务正业,领导还偏偏那么赏识他!


的确很没天理啊,但这就是杜牧。终于他有一天发觉自己年纪大了,前途似乎还没什么太好的着落,这些年来所有的职场积淀无非是一点烟花巷陌的风流名声罢了。他写诗悼念自己终将逝去的青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恍然发觉那本以为终将逝去的青春其实早已逝去。


年纪不小了,也该做一点正事了吧。


杜牧给自己谋了一份正经差事——在东都洛阳担任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大约相当于纪委纠风办的纠风专员。这样的人事任命如果不是荒唐,那就是故意开杜牧的玩笑。请杜牧负责纠风,无异于请鲁智深看守酒窖。


杜牧果然不负众望,毫不把岗位职责放在心上,以至于没多久便搞出了一段“佳话”:照例朝臣私宴,御史官出于避嫌,概不参加,而杜牧听说李司徒正在设宴,竟然特地叮嘱对方一定要邀请自己。


醉翁之意不在酒,杜牧早听说李司徒家里的歌女堪称洛阳第一,怎能不去领略一番呢?赴宴当天,杜牧一点都不见外,点名叫出主人家最宝贝的歌女紫云登台献艺。他知道自己张狂了些,却很自恋这份张狂,还要以诗歌将这份张狂记录在案,赠给紫云,也炫耀给全场的宾客: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杜牧就是这样意态消闲,旁若无人,无论到哪里都要第一个出风头。


但我们不要以为他永远活在自我陶醉里,其实他的幸福感很低,因为在政治前途上,即所有有志青年辛勤奋斗的唯一目标上,他的心理一直都没法儿获得平衡。


如果你从小就是全校的学习尖子、才艺冠军、意见领袖,被所有同性羡慕,被所有异性爱慕,然而在踏入职场之后,虽然你也做得不错,但当初班上那个差等生,那个被你一直看不起的庸碌之才竟然把你远远甩在后边,你会是怎样的心态呢?


杜牧就是这样的心态,而且越到后来,他越被这一种心态咬啮得难受。为什么同族兄弟杜悰可以一路飙升,甚至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而自己却偏偏只能做到中级干部呢?


除了老天不公,一定不存在其他解释。


杜牧对自己的雄才伟略相当自负,他注释过《孙子兵法》,写诗也爱写咏史诗,总要显出自己是一个眼界不凡的人。


平心而论,杜牧的咏史诗的确写得别具一格,写出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样经典的句子。诗歌不是论文,咏史诗最忌讳的就是直接发议论,杜牧的出色处就在于虽然不发议论,不下结论,但一句诗可以让人琢磨许多年,有充分的歧义空间。


读这首《泊秦淮》,许多人以为歌女“应该”知道亡国恨却懵然不知,所以受到诗人的谴责,但事情也完全可以反过来想:歌女对于旧王朝本来就不负有任何义务,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她们都是被侮辱与损害的阶层,做亡国奴也未必处境更坏,在异族统治下也未必比在同胞统治下境况更糟。至于诗人自己是什么态度,我们其实读不出,也没必要一定考索出来。


人们还是更喜欢杜牧诗歌里那份轻盈的风流,毕竟那才最是杜牧的本色。最轻盈也最风流的作品永远是和扬州有关的,也确实只有扬州才最符合杜牧的气质,我们真是很难将这样一个倜傥人物和洛阳联系起来。


杜牧在远赴洛阳之后,怎可能不怀念扬州的日子呢?一切风流俊赏,竟然全留给旧同僚们消受,也许该自己嫉妒他们一回了。《寄扬州韩绰判官》就是在这样心情里写下的: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句里的“玉人”非指吹箫的美女,而是旧日的同僚韩绰。想韩绰在二十四桥的月色里何等逍遥快活,而这样的逍遥快活原本全是由杜牧自己在领队啊。


月色四海皆同,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更圆,但因为两联诗句的缘故,扬州的月色却偏偏冠绝千古。这两联诗句,一个是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另一个就是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让杜牧尽情风流了一整段青春,杜牧让扬州独擅风流胜场一千余年。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幸而当时的扬州人容得下这位太不称职的国家干部。


——往期回顾——
(可上下滑动查阅)


大唐诗人01:王绩
大唐诗人02:王勃
大唐诗人03:杨炯
大唐诗人04:卢照邻
大唐诗人05:骆宾王大唐诗人06:宋之问
大唐诗人07:沈佺期
大唐诗人08:杜审言大唐诗人09:刘希夷大唐诗人10:陈子昂大唐诗人11:张若虚大唐诗人12:张九龄大唐诗人13:王之涣大唐诗人14:孟浩然大唐诗人15:崔颢大唐诗人16:王昌龄大唐诗人17:王维大唐诗人18:李白大唐诗人19:杜甫大唐诗人20:高适大唐诗人21:鲍防大唐诗人22:陆羽大唐诗人23:顾况大唐诗人26:张志和
大唐诗人27:韩翃
大唐诗人28:钱起大唐诗人29:李益大唐诗人30:王建大唐诗人31:元载夫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作品蒋勋细说红楼梦(纯音频版) | 合集(80回)
蒋勋品中国文学之美 | 合集40集全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全)
蒋勋详解《逍遥游》 | 合集(6集全)
蒋勋还原诗经之美 | 合集(21集全)
蒋勋讲红楼梦青年版 | 合集(6集全)
蒋勋说唐诗 | 合集(12集全)
蒋勋说宋词 | 合集(9集全)
蒋勋为你读诗 | 合集(40集全)
蒋勋生活美学 | 合集(14集全)
《唐之韵》合集(20集全)
《宋之韵》20集合集
郦波:五代前的那些爱 | 合集25集全
郦波:宋元明清那些爱 | 合集49集全
于丹:《论语》感悟 | 合集(7集全)
从唐诗走近大唐 | 合集(32集)
大型纪录片《先生》10集全
大型纪录片《大师》37集
老扬州传说 | 合集(36集全)
扬州评话《皮五辣子》140集全
穆斯林的葬礼 | 合集100集全
平凡的世界 | 合集152集

欢迎加入本号QQ群:534019040

大唐诗人:白居易
大唐诗人:杜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